帜
需要开通VIP会员查看高清大图

东魏敬史君碑

书体: 楷书
作者: 佚名
朝代: 南北朝
碑帖: 东魏敬史君碑

碑帖简介:

《敬使君碑》又名《敬显隽修神静寺碑》、《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显俊碑》, 全称“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之碑”。东魏楷书碑刻。 兴和二年(540)立于长社。清乾隆三年出土,后移至陉山书院。现存河南长葛县。《金石萃编》载:碑高六尺八寸,宽三尺五寸,文共二十六行,满行五十一字。此碑书法婉雅朴厚,间有与《张黑女墓志》相契合者,为著名北碑之一。 碑文长达二千五百余字,可谓洋洋大观,且无漫漶,刻工极为精严,颇能传达原书笔意。此碑结体近方,笔画都略呈弧形。如“田”字、“唱”字,使人感觉方中带圆,笔画短促而明快,一种向内凝聚的力量,在众碑中别具一格。 杨守敬谓:“碑阴沈青崖跋云:书法自晋趋唐,为欧、褚先驱。余谓六朝正书多隶体,此独有篆意,古意精劲,不肯作一姿媚之笔,自是老成典型。若谓欧、褚前驱,恐不相及,而亦不必祖欧、褚也”。又说:“化方为圆,暗用篆笔,而流美无对。” 康有为列此碑为“逸品上”。又谓:“圆静则有若……《敬使君》”,“《敬显隽》独以浑逸开生面”,“《敬显隽》为静穆茂密之宗,《朱君山》、《龙藏寺》辅之。”又形容说:“《敬显隽》若闲鸥飞凫,游戏汀渚”。 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时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