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及后疏 第 11 / 36 页

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及后疏 - 第11页

VIP会员专享高清大图

立即开通VIP
非有故。释成不共也。云何释成。且如问言。何故常无常品皆離此因耶。释成云。如聲论師對佛弟子立一切音聲皆是常。因云所聞性故。除宗以外佛法敵论常无常品是宗餘故非有所聞因也。此解即顯餘宗已外餘常无常非有所聞性因故言常无常外餘非有故也。若作此解即是释上句成不共義也。又。䟽中问答云。问。所量通二品。遍属異品不㝎収。所聞同雖无不属異品非不㝎。廣如䟽说。答。此因唯属有法之聲。不通同異故是不㝎。又。如山中草木无的所属然有属此人彼人之義即名不㝎。今。此所闻性因亦尔。不在餘品。若在餘品。即容通在同異品義故。是不㝎。若作此释理恐不然。山中草木雖无的属。然有可属此。彼人故许草木有不㝎義。所聞性因唯属聲宗。畢竟不通同異二品。云何同彼解不㝎耶。故知不得作此释也。若尔不共不通同異。如何同共解不㝎耶。今解云。共過通彼同異品俱为同法。是因不共不通同異品。名为異法成不㝎。何者且如共過通彼同品異品故即以廣虗空瓶等为其同法。成常无常故是因不共之因。不通同品異品中故。■以色等虗空为異法故。亦顯常无常是不㝎也。若用此難。應云。色等是无常。色等非所聞。顯聲有所聞。聲即是常住。亦可虗空是常住。虗空非所闻。顯聲有所闻。聲應是(无)常住。准此難故。知共過約同有異有为同法故。顺成不㝎。不共過約同无異无为異故。反顯成猶豫也。又。䟽中问答云。问。如立宗云。一切聲是常。因云。以是聲故。常无常品皆離此因。常无常外餘復非有。亦應唯是不共過耶。答聲是有法。常是法。立因乃云。以是聲故。此因是所立有法除有法外更无此别義。非宗法故。非不㝎摄。但是俱不成過。此解与理门论同。即是有法不得成有法。又。䟽中解。所聞性因是他不共。以聲论師对佛弟子立此因。故望自既是三相具足。望他即是除聲以外无所聞因。故是唯他不共過者。理亦不然。且如他方佛聲等既是異品。其所聞性因扵彼既有。

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及后疏

作者: 朝代: 书体:楷书 页数:36页 浏览: 单字:48个

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及后疏 - 单字欣赏 (共48个)

查看全部
×
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