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作者: 朝代:汉 书体:隶 页数:30页 浏览:214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3页

第 3 页

唯而证道果时为四真道行进志清净旨佛无为无无佛者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7页

第 7 页

栖尚衡门禅师始能言已见总哲稍有识便离贪取先慈矜异遗训出家年甫十五游於卫观艺於邺虽在白衣已奉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8页

第 8 页

持沙门清净律行始为邺卫之松柏矣乃远迹寻诣探极冥搜至汝南中流山灵泉寺读法华维摩等经勤力不倦时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9页

第 9 页

月遍诵略无所遗后於夜分端唱经偈忽闻庭际若风雨声视之乃空中落含利数百粒又於都福先寺师事朏法师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10页

第 10 页

广习大乘经论区析理义多所通括以为未臻玄极深求典奥时嵩岳大师法如演不思议要用特生信重夕惕不遑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11页

第 11 页

既至而如公迁谢怅然悲愤追践经行者久之载初岁遂落发具戒律行贞苦自尔分卫一食而已闻荆州玉泉道场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12页

第 12 页

大通禅师以禅惠兼化加刻意誓行苦身励节将投胜缘则席不暇暖愿依慈救故游不滞方既谒大师率呈操业一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13页

第 13 页

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大师乃应根会识垢散恼除既而摄念虑栖榛林练五门入七净毁誉不关於视听荣辱岂系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14页

第 14 页

於人我或处雪霜衣食罄匮未尝见於颜色有厌苦之容积年钻求确然大悟造微而内外无寄适用而威仪不舍大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15页

第 15 页

师乃授以空藏印以总持周旋十年不失一念虽大法未备其超步之迹固以远矣后大师应召至东都天宫寺现疾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16页

第 16 页

因广明有身之患惟禅师亲在左右密有传付人莫能知后圣僧万回遇见禅师谓众人曰宏通正法必此人也神龙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17页

第 17 页

岁自嵩山岳寺为群公所请邀至京师游於终南化感寺栖置法堂滨際林水外示离俗内得安神宴居寥廓廿年所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18页

第 18 页

时有息心贞信之士抗迹隐沦之辈虽负才藉贵鸿名硕德皆割弃爱欲洗心清净斋庄肃敬供施无方或请发菩提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19页

第 19 页

或参扣禅契有好慕而求进修者有厌苦而求利益者莫不恳誓专一披露尘恼禅师由是开演先师之业懋宣至圣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20页

第 20 页

之教语则无像应不以情规济方圆各以其器陶津缘性必诣其实广燎明哲之灯洞鉴昏沈之路心无所伏故物无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21页

第 21 页

不伏功不自已乃功无不成迷识者以悟日新爱形者由化能革不远千里曾未旬时腾凑道场延袤山谷所谓旃檀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22页

第 22 页

移植异类同薰摩尼回曜众珍自积其若是乎如来以四谛法济三乘众生以八正道示一切迷惑其或继之者善成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23页

第 23 页

之者性非夫行可与真静齐致道可与法身同体者固难议於斯开元十年长安道俗请禅师住京城慈恩寺十三年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24页

第 24 页

皇帝东巡河洛特令赴都居福先寺十五年放还京师廿一年恩旨复令入都至南龙兴寺曰此人境之静也遂留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25页

第 25 页

憩焉沙门四辈靡然向风者日有千数其因环里市绝荤茹耍归向者不可胜计廿三年秋八月始现衰疾闭关晦养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26页

第 26 页

不接人事诫诸门徒曰吾闻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已非由人当自勤力以济神用众以为付属之萌也明年夏五月加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27页

第 27 页

疾减膳廿四日申酉之间有白虹十馀道通亘辉映久而不灭廿五日际晚摄念开颜谓近侍数人云本师释迦示现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28页

第 28 页

受生七十有九乃般涅槃吾今得佛之同年更何所住又云卧去坐去亦何差别便右胁枕手垒足而卧此则知身非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29页

第 29 页

实处疾不乱奄忽弃世无觉知者皇帝降中使特加慰賵寻策谥号曰大智禅师即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 - 第30页

第 30 页

以禅师能备此本行也禅师法轮始自听琶达摩大教东派三百馀年独称东山学门也自可璨信忍至大通递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