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作者:董其昌 朝代:明 书体:楷书 页数:54页 浏览:1 单字:48个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1页

第 1 页

法三戏鸿堂书十翰林院国史编修制诰讲读官董其昌审定云何见祖师为识本来面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可怜明上人万法...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2页

第 2 页

能自知,指月无复眩。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练。中间一念错,受此百年谴。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借师瓶锡...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3页

第 3 页

过南华寺。我欲乘轻舟,东访赤松子。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半帆耳。中有妙高台,云...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4页

第 4 页

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何须寻...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5页

第 5 页

长不死。妙高台。子瞻。陈仲醇既摹子瞻南华妙高二帖。他日复得煎茶听琴诗各一篇。余亦得三马图赞。皆奇绝会...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6页

第 6 页

桃李无言一弄风,黄丽唯见绿匆匆。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右归自门下后省卧酺池寺书堂。眉州摄判...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7页

第 7 页

齐衰三年。疏布飦粥未尝以素。冠墨衰出门令之曾闵也。嘉州赵肯堂顷过施州清江。而识之学问之士,而不懈为吏...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8页

第 8 页

禄以事其父母而解官二年。未蒙诸公除用也。二士辄以厌诸。左右少补。聪明之万一。庭坚再拜。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9页

第 9 页

绍彭启,早来蒙教多荷借示二像甚佳得观,多幸杂画,更借数种所喻,智永、昙林二书于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10页

第 10 页

左右不吝但不欲雪山佗画皆可也。绍彭顿首。大年防御执事。昨日得米老书。云欲来早率吾人过天宁素饭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11页

第 11 页

饭罢阅古书。然后同访彦昭。想亦尝奉闻左右也。侵晨求见。庶可偕行。幸照察。绍彭再拜。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12页

第 12 页

拟古。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不羞不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13页

第 13 页

自立,舒光射丸丸。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龟鹤年寿齐,羽介所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14页

第 14 页

托殊。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鹤有冲霄心,龟厌曳尾居。以竹两附口,相将上云衢。报汝慎勿语,一语堕泥涂...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15页

第 15 页

吴江垂虹亭作。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霜破柑。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泛泛五湖霜气清,漫漫不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16页

第 16 页

辨水天形。何须织女支机石,且戏常娥称客星。时为湖州之行。入境寄集贤林舍人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17页

第 17 页

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葱葱听诵歌。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天分秋暑资吟兴,晴献溪山入醉哦。便捉...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18页

第 18 页

蜍共研墨,彩笺书尽剪江波。重九会郡楼。山清气爽九秋天,黄菊红茱满泛船。千里结言宁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19页

第 19 页

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和林公岘山之作...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20页

第 20 页

皎皎中天月,团团径千里。震泽乃一水,所占已过二。娑罗即岘山,谬云形大地。地惟东吴偏。山水古佳丽。中有...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21页

第 21 页

处。迢迢愿招类。金飔带秋威。欻逐云樯至。朝隮舆驭飙。暮返光浮袂。云盲有风驭。蟾餮有刀利。亭亭太阴宫。...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22页

第 22 页

洞轩裳伪。纷纷夸俗劳。坦坦忘怀易。浩浩将我行。蠢蠢须公起《送王涣之彦舟》集英春殿鸣捎歇。神武天临光下...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23页

第 23 页

声。白面玉郎年十八。神武乐育天下造。不使敲枰使传道。衣锦东南第一州。棘璧湖山两清照。襄阳野老渔竿客。...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24页

第 24 页

无逆。舆握古书同岸帻。淫朋嬖党初相慕。濯发洒心求易虑。翩翩辽鹤云中侣。土苴尫鸱那一顾。迩来器业何深至...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25页

第 25 页

终不易。枉驾殷勤寻漫仕。漫仕平生四方走。多与英才并肩肘。少有俳辞能骂鬼。老学鸱夷漫存口。一官聊具三径...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26页

第 26 页

易曰: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此五行生成之数。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27页

第 27 页

洪范曰:五行生数,天肇一于北,至阴之所,阴极生寒,寒生水,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28页

第 28 页

故日北耦。二曰南,阳之所也,阳极生热,热生火,东阳中也。阳散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29页

第 29 页

而生风,风生木,阴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金中央也,阴阳之所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30页

第 30 页

交者也。阴阳交而生湿。湿生土,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皆不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31页

第 31 页

出乎此。夫体立而后成性,以至稼穑,皆五行之性也。性定而后辨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32页

第 32 页

味皆五行之味也,水物至阴,其性流湿,故江淮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33页

第 33 页

于山,不若海之下,故惟润下,所以指名之也,五行声色臭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34页

第 34 页

味,而此独举味者人之所待,以生养者为味为急故也。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35页

第 35 页

元符元年春,二年夏,三年秋,游中天竺访堂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36页

第 36 页

头禅师,绍圣四年,同佛印访禅师,师已垂年,苦留心于易。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37页

第 37 页

芾遂赠其易义并大书读易堂三字。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38页

第 38 页

并遗之,襄阳米芾元章书。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39页

第 39 页

露筋之碑,天地之间,虽大体:阳况君子,阴比小人,而五行交相为功,各有正位。其庞杂者,亦交处于阴阳之间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40页

第 40 页

盖乱臣贼子之所禀,妇人女子之所羞。虽其自粉饰一时班,域圣贤明,未即察而阴谴,亦不旋踵,则泽国之女,噆...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41页

第 41 页

不就有帏之子氏,不显于一时,祠方揭于千古,庸夫庸妇之所传,称有如昨日,是幽显之所共信,而古今不可得而...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42页

第 42 页

齐之节,不必俟圣人万世,所自知明矣。 绍圣元年十月中,岳外史米芾东归,过其下,刻石赞曰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43页

第 43 页

王化焕猗盛江汉,叔运煽猗人伦乱。 一德彦猗昭世典,情莫转猗天质善。楚泽湎猗云木偃,炜斯囝猗日星建。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44页

第 44 页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45页

第 45 页

度采菱讴。缕会(此字误书旁注卜乃点去符号)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46页

第 46 页

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47页

第 47 页

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复借书刘、李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48页

第 48 页

周三姓。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小圃能留客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49页

第 49 页

青冥不厌鸿。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仕倦成流落,游频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50页

第 50 页

惯转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暖衣兼食饱,但觉愧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51页

第 51 页

梁鸿。旅食缘交驻,浮家为兴来。句留荆水话,襟向卞峰开。过剡如寻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52页

第 52 页

戴,游梁定赋枚。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密友从春拆,红薇过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53页

第 53 页

夏荣。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却怜皎皎月,依旧
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卷十三 - 第54页

第 54 页

满船行。元佑戊辰八月八日作。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