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圣教序

作者:王铎 朝代:明 书体:行书 页数:25页 浏览:32 单字:48个
临圣教序 - 第1页

第 1 页

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
临圣教序 - 第2页

第 2 页

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豪厘。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
临圣教序 - 第3页

第 3 页

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
临圣教序 - 第4页

第 4 页

群生于十地。幼怀贞敏,长契神情,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悲正法之陵迟;
临圣教序 - 第5页

第 5 页

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抒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
临圣教序 - 第6页

第 6 页

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闲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
临圣教序 - 第7页

第 7 页

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
临圣教序 - 第8页

第 8 页

菀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津之道,驰骤于心
临圣教序 - 第9页

第 9 页

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
临圣教序 - 第10页

第 10 页

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乾(干)焰,共拔迷
临圣教序 - 第11页

第 11 页

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譬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方
临圣教序 - 第12页

第 12 页

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朕,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至于内典,尤所未闲。
临圣教序 - 第13页

第 13 页

昨制序文,深为鄙拙。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珠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益厚颜,
临圣教序 - 第14页

第 14 页

善不足称,空劳致谢。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赴
临圣教序 - 第15页

第 15 页

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菀;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合彩,共
临圣教序 - 第16页

第 16 页

飞;庄野春林,与天花而合彩。皇帝陛下,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遂使,阿耨达
临圣教序 - 第17页

第 17 页

水,通神甸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法性凝寂,靡归心而不通;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
临圣教序 - 第18页

第 18 页

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玄
临圣教序 - 第19页

第 19 页

奘法师,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岩,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
临圣教序 - 第20页

第 20 页

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
临圣教序 - 第21页

第 21 页

更获半珠。问道往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
临圣教序 - 第22页

第 22 页

要文,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略
临圣教序 - 第23页

第 23 页

举大纲,以为斯记。内典诸文,殊未观揽;所作论序,鄙拙尤繁。忽见来书,褒扬,抚躬自省,惭悚交并。劳师
临圣教序 - 第24页

第 24 页

等远臻,深以为愧。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天启五年八月,嵩下王铎临于燕京之宝痴斋中,为
临圣教序 - 第25页

第 25 页

景圭先生词宗。同治癸酉春三月葛氏得于大梁柏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