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作者:于右任 朝代:近代 书体:行书 页数:160页 浏览:1221 单字:48个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页

第 1 页

于右任书法全集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2页

第 2 页

于右任书法全集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3页

第 3 页

辛亥以來陝西死難诸烈士紀念碑詞,大㙒傷麟,朝陽落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4页

第 4 页

鳳,目極神州,憂來復慟。哀哀三秦,前後百戰,垂老還鄉,陵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5页

第 5 页

谷几變。憑高弔古,惟念国殤,但为君故,泣下数行。雨雪北门,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6页

第 6 页

天道寧論,山南山北,何䖏招魂?英雄萬骨,塞潼闗道,咸陽原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7页

第 7 页

上,膏血㙒草。萬刼周迴,萬灵環绕萬朶黃花,香连嶺表。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8页

第 8 页

豐碑参天,人倫此愛,岳色河聲,並峙千載。誠鑄国魂,血化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9页

第 9 页

时代,開国人豪,精神如在!原文为民六在西安作,四十七年在台北補书。于右任。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0页

第 10 页

先伯母房太夫人行述,先伯母房姓,陝西涇陽杨府村人。外祖兄弟業農,有男女子十五人,伯母次苐九,家人稱曰...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1页

第 11 页

斗口村祖居毀,避居村东湾子杨堡。先父新三公商扵四川,数年不一歸;先母趙太夫人卒之前半月,伯母方歸寧,...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2页

第 12 页

子今委嫂矣,我与嫂今生先後,來世當为弟妹妻子以還报耳!”右任时方離乳,復多病,伯母提携就医杨府村,歸...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3页

第 13 页

右任;雖食指数十,農產有限,豐歉寒煖,従無不歡。村中老嫗某曰:“九姑娘抱病串串姪兒,欲了今生,豈不失...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4页

第 14 页

寄母家,眼角食能吃一生乎?”伯母曰:“受死者之托,保于氏一塊肉,誰其望报?设無此母家,则为傭以給兒。如...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5页

第 15 页

母因告以孤弱來依之故;並谓汝父汝伯父皆走数千里,圖事業,汝他日:欲打牛後乎?抑遠㳺乎?自囬捻戰平,農...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6页

第 16 页

凑錢市一跛者。某日,冬牧,右任窃隨羣牧兒往伏古墓旁,掘“㙒紅根”而食,忽三狼従荒草中躍出,牧兒与羊皆驚...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7页

第 17 页

喘汗持鎌至,挾右任歸时。伯母聞驚急出,匍匐道中不能前,由此不適者数日。诸舅既經此變,以小兒無学校收容...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8页

第 18 页

農傭。见鄉人治学校,因自薦。明年春,右任以流離之子,竟为学生矣。时年七歲。苐五師授读兩年,见右任入学...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9页

第 19 页

盖師㓜时亦抱家庭之痛也。自右任有知,記歲歲寒食,伯母必携歸掃墓。墓距外家約十二里,不得车馬,则步行。...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20页

第 20 页

幾冊。”某年谒墓,歸途右任询及先母面貌并外家,曰:“最易使人不忘者,汝母面方而敦厚,与心如一耳。汝先外...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21页

第 21 页

痛不能行,弃之山谷,数十里矣,遇駝商載以行,追及,復贈而還之。汝先外祖嘗语人:弃而不死,必有(矣)異...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22页

第 22 页

右任十一歲,伯母以鄉間少良師,携往三原东關,依族三叔祖重臣公。重臣公送入毛班香先生私塾。是年,先父返...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23页

第 23 页

過失,或聞在塾中嬉戲,恒数日不歡。愛護之心,嚴正之氣,至今夢中中猶时遇之。自先伯父客死廣州,伯母劉携...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24页

第 24 页

南昌携四弟伯靖歸,親舊均來贺,谓:“兒如天降,以报苦莭。”是年冬,陝甘清吏,以右任所为诗,倡言革命,大...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25页

第 25 页

言右任已死西安。有劝伯母暫匿者,曰:“母子同燼,我亦甘心!”使人走西安收骨,囑曰:“携歸时,如我亦死,...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26页

第 26 页

滬上。越二年,以思念杨府村诸舅故,遂歸里。七年,靖国軍兴,右任間道西歸,治兵三原,伯母精神已漸不如前...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27页

第 27 页

国軍解體,右任将去三原往武功。往辭,俳佪廊簷下,见兒时洗面木盂,驚询”此物尚在“?曰:“是物年齡长兒数...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28页

第 28 页

金銕也!又曰:“疇昔之夜,夢见汝母,我頭已白矣,彼如何猶是卄许人?”又曰:“汝要做就做,要去就去,此後...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29页

第 29 页

來为请,得復,俟春暖,當買车南下。既以入春多病,行幾成矣!卒未果。遲至三月末,行有日矣,因往杨府村辭...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30页

第 30 页

生真無以报伯母矣!伯母生扵清咸豐五年十一月初七日,卒扵中華民国十三年五月卄八日,即舊歴四月卄五日也。...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31页

第 31 页

因念伯母生平,大莭照耀鄉里,謹述崖略,倘當世立言君子,錫以宏詞,以饴來世,銘感之私,更無暨極!中華民...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32页

第 32 页

維中華民國四十三年,歲次甲午,二月十三日,嶺南鄒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33页

第 33 页

公,諱魯,字海濱,卒扵台北寓所,春秋七十,越二年,丙申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34页

第 34 页

一月三十一日葬扵市郊天母山之陽。公以布衣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35页

第 35 页

崛起,为國勳舊,盛烈豐功,弁冕一世。斯固國史之所詳,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36页

第 36 页

今可得而略焉。獨慨景運中否,神州幅裂,怵懷履霜,益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37页

第 37 页

軫睿哲。每憶“西山集議”,燭照機先,老成谋國,亦已至矣!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38页

第 38 页

而星星之火,卒以燎原。俯仰今昔,可为流涕。嘗長中山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39页

第 39 页

大學,羅致彥碩,拓展院系,津逮既溥,髦士雲蒸。杞梓楩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40页

第 40 页

楠,良材畢備,莫不明體達用。为國騁力,得人之盛,罕与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41页

第 41 页

倫比。至若敷陈革命創制之事蹟,扬旋民國締造之艱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42页

第 42 页

難,则有《党史稿》如干卷,綱舉目張,文質相宣,实为當代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43页

第 43 页

乙部之圭臬。他若纪念黄花崗一役之壮烈,则有《廣州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44页

第 44 页

三月二十九日纪事》專著。環逰世界,觀風列強,则有《二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45页

第 45 页

十九國遊记》之作。雖为士林所推重,特其緒馀己耳。昔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46页

第 46 页

蔡伯喈自谓:生平惟撰《郭有道碑》無媿色。公德足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47页

第 47 页

媲有道。益以勳業之隆,则是茲碑之勒,蓋亦可以無间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48页

第 48 页

然矣。敢循古義,为之賛曰:扵穆鄒公,命世挺傑。秉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49页

第 49 页

乹之刚,備恒之德。明漸之義,履謙之吉,亦既粋矣。群倫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50页

第 50 页

矜式,乗时翼運,休烈丕杨。蹇躬正色,體微知章。超世作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51页

第 51 页

範,震俗流光。資忠輔仁,一德明良,靈曜不駐,碧海波寒。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52页

第 52 页

“金甌待補”,致歎才難。死生契濶,涕泗汍瀾。芳猷永謝,貞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53页

第 53 页

石是刊。三原于右任撰并书。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54页

第 54 页

中華民國四十八年十一月吉日。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55页

第 55 页

先生讳惟汾,字鼎丞,山东日照丁氏。早歲由保㝎师範畢業,赴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56页

第 56 页

日㽞学,参加同盟会,矢志革命。辛亥春,返濟南,従事实地活動。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57页

第 57 页

武昌起義,诱魯撫孙宝琦獨立,既成而变。嗣与胡瑛取烟台以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58页

第 58 页

为呼应。民国成立,膺選衆議院議员。歴讨袁、護法及讨曺诸運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59页

第 59 页

動,莫不制之扵先,蔚为壮舉。十二年冬,奉命设北方执行部扵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60页

第 60 页

北京。青年羣起響应,有弘扬革命,促成北方收復之功。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61页

第 61 页

十三年一月,中国国民党改組,被選为中央执行委员,在粵主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62页

第 62 页

持青年部。南京收復,贊助成立中央党部暨国民政府。南京奠都,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63页

第 63 页

職兼国民政府委员、曾一任監察院副院长。旋辭去。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64页

第 64 页

党務之在山东,先生始終主其事。同志犯難殉国者,前仆後继,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65页

第 65 页

功不可冺。组山东党史委员会,成党史若干卷。又成立山东烈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66页

第 66 页

士公墓扵千佛山麓。建国之胥,頼幹部也。先生倡设中央党務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67页

第 67 页

学校,以培植之。嗣改为中央政治学校,才傑輩出,蔚为党中坚。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68页

第 68 页

抗戰时,任最高国防会委员。勝利後国民代表大会召開,被選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69页

第 69 页

为主席團,行憲後膺選为監察院監察委员。三十九年,本党改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70页

第 70 页

造,聘为评議委员。先生㓜承家学,邃扵古韵。中年以後,与章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71页

第 71 页

太炎、刘申叔、黄季剛往復商讨,扵古韵部類之析合音凖之辨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72页

第 72 页

正益精,而剙獲亦多。一生精力萃扵《毛诗》、《尔雅》、《方言》三书,皆有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73页

第 73 页

著作,而其著作之柄要,则在聲音。即音求義,由義證音。取资方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74页

第 74 页

语,究其流变,當其合䖏。爽露豁畅,不煩轉釋。前人诂經重证,先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75页

第 75 页

生则为創口证扵舊塗之外,別闢新塗,厥功伟矣。著述已整理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76页

第 76 页

成书者,曰:《毛诗觧故》、《毛诗韵聿》、《尔雅释名》、《尔雅古音表》、《方言译》、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77页

第 77 页

《俚语证古》五種,五十馀萬言。先生性沉毅,平居危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78页

第 78 页

坐少言,然論国事或講学,则終日不倦。先生晚患腎臓病,遇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79页

第 79 页

寒即发。四十三年一月,忽撄末疾,右体痙攣。五月十二日以疾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80页

第 80 页

卆,享年八十有一。祖讳,父以此字竹筠,为清季宿儒,精扵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81页

第 81 页

古韵,著有《毛诗古韵》行世。公配秦氏、鄭氏,子一人:立全。女五人: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82页

第 82 页

玉倩、玉仙、玉德、玉脩、玉俊。民国四十四年一月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83页

第 83 页

十二日葬扵台北景美镇妙峰山之陽。三原于右任据行述表。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84页

第 84 页

其墓前之隧,乃为銘曰:公忠體国,澹泊明志。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85页

第 85 页

含弘坚毅,無间終始。泰山其頹,悲深庶類。經师人师,革命之淚。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86页

第 86 页

三原于右任敬撰书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87页

第 87 页

丁鼎丞先生墓誌銘:民國四十八年九月,三原于右任书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88页

第 88 页

先生讳惟汾,字鼎丞,山东日照丁氏。早歲由保㝎师範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89页

第 89 页

畢業,赴日㽞学,参加同盟㑹,矢志匡復。辛亥春,返濟南,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90页

第 90 页

従事实地活動。武昌起義,诱鲁撫孙宝琦獨立,既成而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91页

第 91 页

变。嗣与胡瑛取烟台以为呼应。民國成立,膺選衆議院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92页

第 92 页

議员。歴經讨袁、護法及讨曺诸運動,莫不制之扵先,十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93页

第 93 页

二年冬,奉命设北方执行部扵北亰。青年羣起響应,有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94页

第 94 页

弘扬革命,促成北方收復之功。十三年一月,中國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95页

第 95 页

國民党改組,被選为中央执行委员,在粵主持青年部。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96页

第 96 页

南亰收復,贊助成立中央党部暨國民政府。南亰奠都,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97页

第 97 页

後,歴主中央党部要職,兼國民政府委员、監察院副院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98页

第 98 页

长,党務之在山东,先生始終主其事。同志犯難殉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99页

第 99 页

國者,前仆後继,功不可泯。组山东党史委员會,成党史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00页

第 100 页

若干卷。又成立山东烈士公墓扵千佛山麓。建國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01页

第 101 页

之胥,頼幹部也。先生倡设中央党務学校,以培植之。嗣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02页

第 102 页

改为中央政治学校,才傑輩出,蔚为党之中堅。抗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03页

第 103 页

戰时,任最高國防會委员。制憲,國民代表大會召開,被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04页

第 104 页

選为主席團,行憲後膺選为監察院監察委员。三十九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05页

第 105 页

年,本党改造,聘为评議委员。先生幼承家学,邃扵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06页

第 106 页

古韵。中年以後,与章太炎、刘申叔、黄季剛往復商讨,扵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07页

第 107 页

古韵部類之析合音凖之辨正益精,而剙獲亦多。一生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08页

第 108 页

精力萃扵《毛诗》、《尔雅》、《方言》三书,皆有著作,而其著作之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09页

第 109 页

柄要,则在聲音。即音求義,由義證音。取资方语,究其流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10页

第 110 页

变,當其合䖏。爽露豁畅,不烦轉釋。前人诂經,重书證,先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11页

第 111 页

生则增創口證,扵舊塗之外,別闢新塗,厥功伟矣。著述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12页

第 112 页

已整理成书者,曰:《毛诗觧故》、《毛诗韵聿》、《尔雅释名》、《尔雅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13页

第 113 页

古音表》、《方言译》、《俚语證古》六種,五十馀萬言。先生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14页

第 114 页

性沈毅,平居危坐少言,然論國事或講学,则終日不倦。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15页

第 115 页

先生晚患腎臓病,遇寒即发。四十三年一月,忽攖末疾,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16页

第 116 页

右體痙攣。五月十二日以疾卆,享年八十有一。祖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17页

第 117 页

諱某,父以此字竹筠,为清季宿儒,精扵古韻,著有《毛诗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18页

第 118 页

正韻》行世。公配秦氏、鄭氏,子一人:立全。女五人:玉倩、玉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19页

第 119 页

仙、玉俭、玉脩、玉俊。民國四十四年一月十二日葬扵台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20页

第 120 页

北㬌美镇妙峰山之陽。三原于右任據行述表。其墓前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21页

第 121 页

之隧,乃为銘曰:公忠體國,澹泊明志。含弘堅毅,無间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22页

第 122 页

終始。泰山其頹,悲深庶類。經师人师,革命之淚。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23页

第 123 页

三原于右任书,中華民國四十八年九月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24页

第 124 页

處士王君行状,曽祖瑤芝,清國子監生。祖大田,清汝州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25页

第 125 页

学正。考五玉,清新安縣廩膳生。君讳㷆,字子亮,先世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26页

第 126 页

本山东诸城人。明初有讳貴者,以縂旗为伊厲王,守河南新安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27页

第 127 页

寝園,遂为新安人。君少従父读,家贫,田不滿四十畝。年十六,即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28页

第 128 页

为童子师,夜五鼓,猶诵不輟,遭父憂,財用益绌。乃与长兄谋,请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29页

第 129 页

自任耕稼。農事畢,猶诵如故。季父某以舉人居鄊,好唐人书,摹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30页

第 130 页

《醴泉銘》、《皇甫诞碑》各数百本,君従觀用筆,得其指法。季父喜曰: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31页

第 131 页

“使尔盡所學,所就豈在吾下㢤!”年十九,娶洛陽尤氏。產五男一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32页

第 132 页

女。及长男久慶任耕,君自课诸子读,为講诗、书、春秋传及唐人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33页

第 133 页

诗。诵不上口,譴责無所贷。嘗与次男儒慶憇桐樹下,即为说《孟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34页

第 134 页

子》拱把梓桐義,其因事啓发多如此。清光緒二十六年,歲饥。君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35页

第 135 页

督诸子采槐子、杏葉、野菜以食,而课读未嘗驰。㑹八國聮軍陷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36页

第 136 页

亰师,清帝走西安,君始督鄊邑少年習手臂,備非常,蓋唐时山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37页

第 137 页

棚遗法也。明年,清帝歸自西安,道磁涧,君覩鹵簿儀物之盛,歎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38页

第 138 页

曰:“肉食者猶不自悔,國其殆矣!”未幾,清廷诏罷科舉,设学校,君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39页

第 139 页

命苐三男廣慶入縣学習業。後九年,陕西革命軍起,时河南未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40页

第 140 页

反正,傳将逮与事者家,良久始已。民國元年,廣慶自軍中歸省。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41页

第 141 页

君喜曰:“尔子未就富貴,非所望顾,能不失为正人,吾与汝母甘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42页

第 142 页

敝衣薄粥矣!”當是时,南北交征,君诸子或入官,或避走海外,呼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43页

第 143 页

吸不能自主。至十一年,廣慶主新安官礦局,去家近。时君家掌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44页

第 144 页

礼村兒童多失学,君为延师授以书传。又乞得桑杨槐柳数萬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45页

第 145 页

株,徧村内外植之,鄊人歸心焉。君自入民國,以子仕官,稍自给,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46页

第 146 页

家藏金石拓本甚備。而性不樂居城市,不欲廣慶为縣邑长吏。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47页

第 147 页

嘗知四川開縣及開封臨潁,皆敦諭去職。十六年,新安兵民鬨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48页

第 148 页

家藏圖史及糧粻、衣被、牛馬皆盡。君避難鐵门数月,徒步歸视。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49页

第 149 页

见村中伏尸如積,廬舍樹木無完者,澘然流涕,病自此始矣。㑹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50页

第 150 页

廣慶官河南建设廰,就養開封,时摹漢碑自遣,然形神衰矣。二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51页

第 151 页

十一年十月二十七日,病篤,指诸子诵诗曰:“敬慎威儀,以近有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52页

第 152 页

德”诸子請申其意,君曰:“谓尔輩冝近正人耳!”遂卒,春秋七十,君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53页

第 153 页

性嚴重,然终身未嘗詈人、叱禽畜。始貧困时,嘗熬豆勃鬻之。豆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54页

第 154 页

焦,或取焦粒籭之,欲雜入未焦者,君執不可,曰:“以伪濫欺人,心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55页

第 155 页

豈安耶?“歲時隣里有告贷者,必资之滿其意。里中诸少年聚戲,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56页

第 156 页

見君至必攝衣起,其誠信感人如此。子男:久慶、儒慶、廣慶、隆慶、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57页

第 157 页

臨慶,女:荘,孫男九人,女四人。君沒逾月,廣慶属为之状,近世無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58页

第 158 页

議谥之制,君又不仕,然其操行纯固,足以表式鄊國。他时郡縣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59页

第 159 页

志,宜載其事,故书以備采焉。餘杭章炳麟状,三原于右任敬
于右任书法全集-卷三四 - 第160页

第 160 页

书,中華民國五十三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