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作者: 朝代: 书体:行书 页数:43页 浏览:1 单字:48个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3页

第 3 页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二十九册 明董其昌书 邵康节先生自著无名公传 无名公,生于冀方,长于冀方,老于...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4页

第 4 页

求学于国人,遂尽国人之情,已(己)之,滓十去其五六矣。年四十求学于古人,遂尽古人之情,已之,滓十去其...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5页

第 5 页

疑其陋,问于四方之人,四方之人曰:“斯人不器,安得谓之陋?”既而四方之人又疑之质于古今之人。古今之人曰...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6页

第 6 页

斯人无用乎?曰:“有用而无心者也。”夫有迹有心者,斯可得而知也,无心无迹者,虽鬼神且不可得而知,而况于...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7页

第 7 页

尔面貌,假尔形骸,弄丸余暇,闲往闲来。”人告之以修福,对曰:“未尝为不善。”人告之以禳灾,对曰:“未尝妄...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8页

第 8 页

吟哦不足,遂及浩歌。浩歌不足,无可奈何。”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喜过美,惟求冬燠夏凉。遇有睡思,则...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9页

第 9 页

去。见善人未知之也,未尝急合。故其诗曰:“风月情怀,江湖意气。色斯举矣。翔而后至。无贱无贫,无富无贵...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10页

第 10 页

善意。闻人之恶,如负芒刺;闻人之善,如佩兰蕙。”家贫未尝求于人。人馈之虽寡必受。故其诗曰:“窘未尝忧,...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11页

第 11 页

直游天地。”家素业儒,口未尝不道儒言;身未尝不行儒行。故其诗曰:“心无妄思,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12页

第 12 页

乎?程子传之曰:“邵尧夫先生始学于百源,坚苦刻厉,冬不炉,夏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卫人贤之。先生叹曰...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13页

第 13 页

之事为必可致。及其学益老德益劭,玩心高明,观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以达乎万物之变,然后颓然其顺,浩...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14页

第 14 页

望之可知其贤,然不事表暴,不设防畦,正而不谅,通而不污,清明坦白,洞彻中外。接人无内外贵贱。亲疏之间...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15页

第 15 页

其恶,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所以厚风俗,成人材者多矣。又曰:“先生之学得之于李之挺。之挺得于穆...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16页

第 16 页

弩,曰:“只是不妄发。如子房之在汉。谩说一句,当时承当者便须百碎。”又有诗云:“当年志气欲横秋,今日看...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17页

第 17 页

适庵年馆丈,为康节先生二十二世孙。与(余)乡会同榜读中秘书。每具陈先世家学。先是涑水司马公为之志其墓...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18页

第 18 页

传》及程朱夫子传赞属书于余,(余)后学何能摄齐堂庑,直以懿嗣孝思,不敢重负,乃以三藏圣教序笔意为竟此...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19页

第 19 页

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凡欲坐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南无阿弥陀佛...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20页

第 20 页

眼开通,三昧忽尔现前,即是唯心净土。妙峰云念佛数息,一心念佛而数历历兮,明不数而自无,不数方是真数息...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21页

第 21 页

间一心不乱专持佛号,行住坐卧绵(绵)密(密),毫无间断。二,借事錬心。常人之心,欲情浓厚,须随事磨炼...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22页

第 22 页

者调和气息,收敛元神,只要心定,心细,心闲。今不得坐,须于动中习存,应中习止。立则手足端严,行则步与...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23页

第 23 页

不离本位拯乐遍在一切处,乃举一全收也,如帝释殿千珠宝网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珠。虽珠珠互遍...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24页

第 24 页

千珠之一。三乘人天。。一一无非千珠之一。圣人善巧方便,专念阿弥陀佛乃千珠直示一珠。见一佛即见十方佛。...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25页

第 25 页

龙神感应记 天启元年辛酉,余蒙召北上,至淮阴属前数日,风雨大作,黄流乍涨,淤泥乘之而下,清口壅塞且二...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26页

第 26 页

欲用力挑浚,而其势不能。余不得已谋陆行,复以病不能舆,进退维谷。佥谓金龙四大王可祷也。余迂其说,然试...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27页

第 27 页

问之。已,又一人为将军言,更数日乃可济。神言此太迟,不可;至一二日亦不可。乃曰诘朝即有水,可通舟矣。...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28页

第 28 页

于神,遂得便风。于是叹神功之显赫也。遂同赵君及清河令安君诣庙中,祀而谢灵贶。昔夫子不语怪,乃吾乡天妃...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29页

第 29 页

国家数百万军储之转输,南北数千里舻舳之来往,皆于此寄命,断有神以尸之,而非渺茫迂远之谈耳。余既亲拜神...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30页

第 30 页

安君拊绥荒疲,皆神所听,因并书之。赐进士出身、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31页

第 31 页

 碑阴 岳神为韩退之开衡云,海神为苏子瞻现蜃市,两公方见齮于世,而神明呵护,非当时王公贵人所敢望者,正...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32页

第 32 页

反石,尤随叩响答。其事甚异,岂为纱笼中人,役役应尔哉。盖公弼亮三朝,亲扶日毂。而兹之再践师垣,所为领...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33页

第 33 页

坐,见柁楼之下,有蜿蜒盘旋,与绝流而度,泝风而迎者凡三,皆龙神之化身也,纪文所未列,广文属余缀之碑阴...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34页

第 34 页

孝女曹娥碑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同祖,末胄荒流,爰来适居。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以...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35页

第 35 页

沉乍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还波涛。千夫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流泪掩涕,惊...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36页

第 36 页

汉议郎蔡雍闻之来观,夜暗手摸其文而读之雍题文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又云:三百年后碑冢当堕江中,当堕...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37页

第 37 页

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38页

第 38 页

宗,以此为法书第一,每每落笔辄用其意。曾见群玉弗贴有右军书全赋未可空,为王书又至子敬全饶小楷略兼行体...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39页

第 39 页

若临此书当以宣示表黍合始。崇祯元年二月望。其昌临。 二王小楷余颇疑傅世诸贴多,经唐宋摹临未有确论,若...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40页

第 40 页

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磬竭,只益忧煎,惠及少米,实济艰勤。故令陈告也。右颜鲁公借米帖。...
三希堂法帖-卷廿九 - 第41页

第 41 页

柳十九仲矩自共城来,持太官米作饭食,我且言百泉之奇胜,劝我卜邻,此心飘然已在太行之麓矣。十七日东坡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