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卷三

作者: 朝代: 书体:行书 页数:51页 浏览:590 单字:48个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3页

第 3 页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三册。梁武帝书。爱业愈深一念修怨永堕异趣君不。 爱业愈深一念修怨永堕异趣君不...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4页

第 4 页

官帖未经收入,是以嗜古博辨之士及鉴藏家举未论。及董香光始,以刻之戏鸿堂帖中,定为梁武帝书。而郁冈王氏...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5页

第 5 页

帖非大令不能办。彼恐一念堕于异趣。而书法又深含奇趣耳。太原王野题。梁武帝异趣帖。全学大令书法。自隋唐...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6页

第 6 页

于京邸之画舫斋。隋人书。出师颂。史孝山。芒芒上天,降祚为汉。作基开业,人神攸赞。五曜宵映,素灵夜叹。...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7页

第 7 页

浑御遐荒,功铭鼎鈜。我出我师,于彼西疆。天子饯我,辂车乘黄。言念伯舅,恩深渭阳。介圭既削,裂壤酬勋。...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8页

第 8 页

卜商读书毕,见孔子。(孔子问焉)何为于书。商曰,书之论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如参辰之错行,商所(...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9页

第 9 页

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後。荣执其(手)怆然,(翰)因见秋风起,乃...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10页

第 10 页

复避锋。鸡林尝遣使求询书,高祖闻而叹曰:"询之书名远播四夷。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廷)争之风...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11页

第 11 页

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12页

第 12 页

于降虏,斯亦曩(nǎng)时版筑饭牛之明(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倪)...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13页

第 13 页

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14页

第 14 页

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弘...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15页

第 15 页

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成、龚遂、郑(弘)、召信臣、韩延寿、尹翁归、赵广汉、严延年、张敞之属,...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16页

第 16 页

河南三龛孟法师二刻早年所书,房公乔圣教记序长安同州本并,晚年书此《倪宽赞》,与房碑记序用笔同,晚年书...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17页

第 17 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岭)...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18页

第 18 页

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19页

第 19 页

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20页

第 20 页

永和九年暮春月,内史山阴幽兴发。群贤吟咏无足称,叙引抽毫纵奇札。爱之重写终不如,神助留为万世法。廿八...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21页

第 21 页

才翁东斋所藏图书尝尽览焉高平范仲淹题。皇佑己丑四月太原王尧臣观。元佑戊辰二月获于才翁之子洎字及之,米...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22页

第 22 页

欢,吴郡张泽之敬书。后四十四载是为至正丁亥,张雨重观于开元草楼,雨旧名泽之。褚摹兰亭曩见墨搨及陆继善...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23页

第 23 页

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24页

第 24 页

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25页

第 25 页

亦由(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览)者,亦将...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26页

第 26 页

朱光裔李之仪观,元丰五年三月二十七日。李秬王景通同观戌七月。王景修张太宁同观,元丰四年孟春十日又同张...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27页

第 27 页

落落若启明者耶。元贞元年夏六月,仆将归吴兴,叔亮内翰以此卷求是正,为鉴定如右甲寅日甲寅人赵孟頫书。至元...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28页

第 28 页

固,必由教先,非求中(忠)贤,何以审谕?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 鲁郡开国公颜真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29页

第 29 页

卿,立德践行, 当四科之首。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罄于臣节,贞规存乎士范。述职中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30页

第 30 页

外,服劳社稷。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山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一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31页

第 31 页

有,实贞万国,力乃稽古,则思其人。况太后崇徽,外家联属,顾先勋旧,方睦亲贤。俾其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32页

第 32 页

调护,以全羽翼,一王之制,咨尔兼之。可太子少师。依前充礼仪使,散官勋封如故。#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33页

第 33 页

建中元年八月廿五日,太尉兼中书令汾阳郡王臣使银青光禄大夫中书舍人权知礼部侍郎臣于邵宣奉行。奉敕如右牒...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34页

第 34 页

(建中元年八月廿五日) 银青光禄大夫守门下侍郞同平章事上柱国炎朝议大夫守给事中审月日时都事左司郎中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35页

第 35 页

吏部尚书 阙朝议郞权知吏部侍郞赐绯鱼袋,正议大夫吏部侍郞上柱国吴县开国公赐紫金鱼袋,银青光禄大夫行尚...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36页

第 36 页

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奉敕如(右符到)奉行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37页

第 37 页

郎中令史令使。建中元年八月廿八日下 。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38页

第 38 页

而见也,莆阳蔡襄斋戒以观。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右颜真卿自书告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恭览审定 官告世...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39页

第 39 页

晖蔡君谟既已赏,鉴矣余何容赞一言,董其昌。董其昌颜真卿《自书告身》《宣和书谱》及米芾《宝章待访录》皆...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40页

第 40 页

其流传所自至明董其昌,乃橅刻之《戏鸿堂帖》中其昌鉴别精审,况经入石岂妄许可者耶?此卷墨气似乏精采,而...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41页

第 41 页

可宝贵何如也乾隆戊辰仲春御识。漫将筋骨议前贤,朱诰裴诗只廓填,却笑刘泾珍背纸,岂知徐竢(同“俟”)得真...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42页

第 42 页

久更其职用得其才朝议郞行尚书司勋员外郞知制诰朱巨川学综坟(愤)史文含风雅贞廉可以励俗通敏可以成务自司...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43页

第 43 页

竭时谓无对,今六官是总,百度惟贞,才识兼求,尔其称职。膺兹奖拔,是用正名,光我禁垣,实在斯举。可守中书舍人...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44页

第 44 页

太尉兼中书令臣在使元。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臣张使。通直官朝议郞守给事中赐绯鱼袋臣关...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45页

第 45 页

正议大夫行给事中审。月日时都事左司郞中吏部尚书阙。朝请大夫权判吏部侍郞范阳郡开国公翰。吏部侍郞阙尚书...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46页

第 46 页

主事。怡。判郞中滋。令史侯朝。书命史。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47页

第 47 页

唐告多出善书者之手,亦足以见一代文物之盛,矧鲁公道义风节,师表百世,其所书尤可宝也!至大辛亥仲春廿又...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48页

第 48 页

凑此州入太湖,田苗非常没溺,赖刘尚书出抚,以此人心差安不然仅不可安
三希堂法帖-卷三 - 第49页

第 49 页

耳。真卿白。细筋入骨,天半秋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