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书诗文卷

作者:张弼 朝代:明 书体:行书 页数:24页 浏览:145 单字:48个
行草书诗文卷 - 第2页

第 2 页

题崖山大忠庙。宋亡本无罪,元入曾何功。所以志士怀,千载犹忡忡。海崖一片石,镵纪宋运终。当时二三子,戮...
行草书诗文卷 - 第3页

第 3 页

合沙子,又坐穹庐宫。反覆复宛转,昭晰亦冥蒙。君子惟尽己,天人任违从。海阳屹孤庙,春秋祀大忠。遗民一掬...
行草书诗文卷 - 第4页

第 4 页

滕王阁。滕王高阁楚江厓,此日来登夙愿潜。远近山川供酒楼,古今人物在诗牌。乾坤有意留陈迹,岁月无情感壮...
行草书诗文卷 - 第5页

第 5 页

用由道同年韵赋二首,奉呈冷庵同年閤下一笑。瑶笺写罢欲长谣,银烛花偏兴未消。俞寄心知无便使,五更疏雨滴...
行草书诗文卷 - 第6页

第 6 页

忆昔同游写俚谣,黄金台下雪初消。而今地位云泥隔,何日从容醉一蕉。 此一韵十首,侚由道册叶。
行草书诗文卷 - 第7页

第 7 页

寄李应先生一首。借问李中书,如何是定居。吴门非旧业,南部又新除。白发偏期客,黄金素弃儒。题诗不尽意,...
行草书诗文卷 - 第8页

第 8 页

凡作诗用韵,当以洪武韵为正,但诗家因袭之久,以涉陋之言不能真知唐韵之得失,故不能顿改以从正耳。弼少作...
行草书诗文卷 - 第9页

第 9 页

别来浑不问银黄,只问今添第几郎。汤饼会中如念我,因风先寄绂麟章。 至赣而回儿辈出迎。
行草书诗文卷 - 第10页

第 10 页

弘圭弘玉两孩童,轻靸短衫迎乃翁。顿首登堂先献梦,牵衣入室更为荣。延篱巨长参差绿,安石榴开次第红。世事...
行草书诗文卷 - 第11页

第 11 页

沈存中《笔谈》云:“人有前知者,数十百千年事皆能言之,梦寐亦或有之,以此知万事无不前定。予以谓不然。...
行草书诗文卷 - 第12页

第 12 页

独抱西郊五色麟,揩磨日月扬埃尘。要知天水流无极,零落胡沙尚有人。谓元顺帝乃瀛国公后也 东海先生归
行草书诗文卷 - 第13页

第 13 页

也,南安太守新除。一挑行李两船书,被人笑是痴愚。书也书,寒不堪穿,饥不堪煮,收拾许多何用处?况而今白...
行草书诗文卷 - 第14页

第 14 页

署,乘五马之车,那得工夫咸看渠。如今又将载到南安去,古人糟粕,澹味真腴,狂说道与圣贤相对语。弼顿首。
行草书诗文卷 - 第15页

第 15 页

登东山问谢安。我登东山顶,酹酒问谢公。公有调马路,我有下马松。公有白云明月两窈窕,我有濛川醉
行草书诗文卷 - 第16页

第 16 页

石双玲珑。公当偏霸做江左,我当主台从飞龙。我生濂洛后,不敢恣情声
行草书诗文卷 - 第17页

第 17 页

妓颓彝风;我无偏澈奇,未试淮维一俦附秦空。公之能事我若不可及,公之风流我亦不苟从。东山名同地隔数千
行草书诗文卷 - 第18页

第 18 页

里,我言曾入公之耳。青天望断一飞鸿,章江悠悠自流水。东海居士藁。世传江西人好讼,有一书名《邓思贤》,...
行草书诗文卷 - 第19页

第 19 页

以侮文,侮文不得,则欺诬以启之,欺诬不可求,则求其罪以劫之。盖思贤人名也,人传其术遂以名书,村校中往...
行草书诗文卷 - 第20页

第 20 页

沈存中《梦溪笔谈》中语也。存中乃宋人。则江西之鵰,自古而然,盖有传授者,岂一夕一朝
行草书诗文卷 - 第21页

第 21 页

而能殓绝之耶?今先生之来数月,遂觉敛锋戢翼,亦可谓神效矣。迟之以岁月,吾知所谓邓思贤者,皆将革面回
行草书诗文卷 - 第22页

第 22 页

心耶?偶阅《笔谈》,因录此心俟。成化十六年庚子六月,张弼在南安郡斋记。
行草书诗文卷 - 第24页

第 24 页

张弼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丙戌进士,授兵部主事,出守南安适际邻郡,罢兵议赏,士卒,各人皆只愿得东海墨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