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作者:赵孟頫 朝代:元 书体:楷书 页数:48页 浏览:2 单字:48个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1页

第 1 页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2页

第 2 页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3页

第 3 页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4页

第 4 页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5页

第 5 页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6页

第 6 页

经,绶拜题。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7页

第 7 页

辛丑四月在江户展观记,雪柬大宫不经见,独见于此骎。欲与松雪争胜,不爱玩。此老子画象与大风堂旧藏九歌书...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9页

第 9 页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10页

第 10 页

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11页

第 11 页

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12页

第 12 页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13页

第 13 页

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14页

第 14 页

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15页

第 15 页

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16页

第 16 页

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17页

第 17 页

人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18页

第 18 页

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19页

第 19 页

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得...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20页

第 20 页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为轻根,静为...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21页

第 21 页

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22页

第 22 页

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23页

第 23 页

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24页

第 24 页

江海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久,死而不亡者寿。大...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25页

第 25 页

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26页

第 26 页

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27页

第 27 页

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28页

第 28 页

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夷,道若纇进,道若退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29页

第 29 页

教父。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30页

第 30 页

热。清静为天下正。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31页

第 31 页

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32页

第 32 页

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33页

第 33 页

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34页

第 34 页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35页

第 35 页

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36页

第 36 页

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民之迷,其日固已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37页

第 37 页

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38页

第 38 页

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39页

第 39 页

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40页

第 40 页

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41页

第 41 页

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42页

第 42 页

加,哀者胜矣。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也。知我者...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43页

第 43 页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44页

第 44 页

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人之生也柔弱,其...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45页

第 45 页

有余以奉不足于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其不欲见贤耶。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46页

第 46 页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
老子道德经-版本之二 - 第47页

第 47 页

为而不争,老子终。延祐三年岁在丙辰三月廿四五日为进之高士书于松雪斋。孟頫,(墨林项元汴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