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唱和诗卷

作者:朱熹 朝代:宋 书体:楷书 页数:51页 浏览:2 单字:48个
城南唱和诗卷 - 第2页

第 2 页

元晦夫子手迹,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纳湖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象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城南唱和诗卷 - 第3页

第 3 页

东渚小山幽挂藂,岁莫蔼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咏归桥凉涨平桥水,朱栏跨水桥。舞雩千载事,历历在...
城南唱和诗卷 - 第4页

第 4 页

船斋考槃虽在陆, 滉漾水云深。止尔沧洲趣 难忘魏阙心。丽泽堂堂后林阴密,堂前湖水深。感君怀我意,千里梦...
城南唱和诗卷 - 第5页

第 5 页

兰涧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书楼君家一编书,不自圮上得。石室寄林端,时来玩幽...
城南唱和诗卷 - 第6页

第 6 页

山斋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怀哉千载心,俯仰数掾足。蒙轩先生湖海姿,蒙养今自闭。铭坐仰先贤,点画存彖...
城南唱和诗卷 - 第7页

第 7 页

石濑疏此竹下渠,濑彼涧中石。莫馆遶寒声,秋空动澄碧。卷云亭西山云气深,徙倚一舒啸。浩荡忽褰开,为君展...
城南唱和诗卷 - 第8页

第 8 页

柳堤渚华初出水,堤树亦成行。吟罢天津句,薰风拂面凉。月榭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与君临倒景,上下极空...
城南唱和诗卷 - 第9页

第 9 页

濯清亭涉江采芙蓉,十反心无斁。不遇无极翁,深衷竟谁识。西屿朝吟东屿风,夕弄西屿月。人境谅非遥,湖山自...
城南唱和诗卷 - 第10页

第 10 页

淙琤谷湖光湛不流,嵌窦亦潜注。倚杖忽淙琤,竹深无觅处。梅堤仙人贞冰雪仙人冰雪姿,贞秀绝伦拟驿使讵知闻...
城南唱和诗卷 - 第11页

第 11 页

听雨舫倸舟停画桨,容与得欹眠。梦破蓬窗雨,寒声动一川。采菱舟湖平秋水碧,桂棹木兰舟。一曲菱歌晚,惊飞...
城南唱和诗卷 - 第12页

第 12 页

南阜高丘复层观,何日去登临。一目长空尽,寒江列莫岑。熹再拜
城南唱和诗卷 - 第13页

第 13 页

晦翁此帖极神俊,弘治后学司马垔,拜观于友人沈晖时旸所
城南唱和诗卷 - 第15页

第 15 页

右晦菴先生真迹笔精墨妙,有晋人之风,大贤无所不能,固非可一艺名,当是先生由建中回新安时所书。流落人间...
城南唱和诗卷 - 第16页

第 16 页

薄游婺源,得之不啻。若珙璧携以归吴中,尝同仁夫一观,余不以示他人也。近伯广自琴川来访,病中不及款曲别...
城南唱和诗卷 - 第17页

第 17 页

他物皆不足以浼伯广,因书于卷尾令渊持赠之转似仁夫仍题数语于其后。云吴郡干文传
城南唱和诗卷 - 第18页

第 18 页

城南斋记,城南斋者,常熟钱君伯,广息游藏修之所也。伯广早从其乡羌达尚书干先生,游先生之守婺源也。尝得...
城南唱和诗卷 - 第19页

第 19 页

之夏先生嗣子陕州使君谒予金华山中,伯广爰介其求予记夫士君子之为学,既从大人长者,为之依归而又尚友乎。...
城南唱和诗卷 - 第20页

第 20 页

读其书者,夫人皆是也。然能真知其道而实践之者,几何人哉?今伯广于其遣墨之偶存,即爱护而表,显之若亲觌...
城南唱和诗卷 - 第21页

第 21 页

广者不其以此欤予于先生有同年之好,而陕州之请复坚故为伯广一言之,嗟乎!先生不可作矣伯广尚或因予言而有...
城南唱和诗卷 - 第22页

第 22 页

右徽国文公真迹,先祖礼部府君所藏也。礼部君尝守婺源,寔公阙里,其故业久为豪右所据。公五世孙光系颈以组...
城南唱和诗卷 - 第23页

第 23 页

命渊持其一,以赠伯广为构,城南小隐以居之,又博求大夫士为诗文以咏歌,其间且成轴矣。未几礼部君殁更十余...
城南唱和诗卷 - 第24页

第 24 页

之之蔫不亦愈于伯广者乎,故併以家藏之,卷赠之是亦承礼部君之遗意也。因识其颠末于左方,而归之虞君云至正...
城南唱和诗卷 - 第25页

第 25 页

晦翁诗翰一通近获观于吾友沈方伯时旸,往复吟讽,不胜高山仰止之叹,弘治癸丑春正月十七日后学长沙李东阳拜...
城南唱和诗卷 - 第26页

第 26 页

指壁间晦翁石刻曰:还识此中妙处否?大抵一笔是一笔,时亦不甚著意。今思此语亦不可得也。东阳又书。
城南唱和诗卷 - 第27页

第 27 页

晦菴先生和张宣公城南二十咏,先生手书也。吾乡尚书干公寿道故元时仕于婺源,初得于先生五世孙光,既而归常熟...
城南唱和诗卷 - 第28页

第 28 页

以后不知几传。今为江西左布政使宜兴沈公得之。公博雅好古,景仰前哲,从是二卷永有公讬矣。夫前哲遗迹非宽...
城南唱和诗卷 - 第29页

第 29 页

文献公为伯广作城南斋记,而尚书之孙渊亦有跋语。在吴中文献亦可考见。则是卷之资余识其亦多矣。弘治癸丑春...
城南唱和诗卷 - 第30页

第 30 页

此紫阳朱先生之手迹也。木敬奉观卷舒不忍释手者,三四不觉,怅然曰紫阳之迹,旧为秦川之珍。今吾为秦川心,...
城南唱和诗卷 - 第31页

第 31 页

紫阳夫子平生讲道之功日不暇给,而于辞翰游戏之事亦往往精诣绝人。评书家谓其书郁有道义之气、固耳。今观吾...
城南唱和诗卷 - 第32页

第 32 页

手迹,词皆冲口而得,字亦纵笔所书,榘度弛张,姿态逸发,虽晋唐诸名家未易比数。世之称求道者动辄曰是葩藻之艺...
城南唱和诗卷 - 第33页

第 33 页

道义之助,若此触类而长宜,其德弘政粹日就大成不啻,文翰之妙而已也。况公世家义兴之黄渎。太湖胜处诗中意...
城南唱和诗卷 - 第34页

第 34 页

区区模拟者,有阵韵矣。方伯家多法书名墨,而宝此为特甚其有以也。夫弘治癸丑春正月廿一日,晋陵陆简拜手堇...
城南唱和诗卷 - 第35页

第 35 页

晦菴先生潜心圣贤之学,探索至道,其于词章字画盖有不暇留意者。今观先生自书所和张宣公城南杂咏廿首,其词...
城南唱和诗卷 - 第36页

第 36 页

其所以然者,亦本于心耳先生之学,以正心为本夫诗心声也,字心画也,心得所养则发之于诗,形之于字,卓乎绝...
城南唱和诗卷 - 第37页

第 37 页

沈公时旸得此卷宝之不啻,县藜照乘之珍间出示,予拜观之余肃然起敬,谨识其后而归之,时弘治癸丑秋九月菊节...
城南唱和诗卷 - 第38页

第 38 页

此诗见先生全集第三卷,其曰敬夫者南轩也。宋临文多避忌虽字音之同者,亦所不免诗中之贞曰贞者为桢讳也。夫...
城南唱和诗卷 - 第39页

第 39 页

所专意,而思致矩度一出自然如此,信非先生莫能到也。穷乡县学获观墨刻虽多,而真迹则未尝见。方伯沈公博雅...
城南唱和诗卷 - 第40页

第 40 页

公所谓视其所好可以知其人,方伯有之。弘治六年癸丑春正月二十四日庚寅后学宁都董越谨拜手识。
城南唱和诗卷 - 第41页

第 41 页

晦翁先生书,初学魏式,晚乃成家。其成也则亦超然自得,颓乎其顺。论陶诗者尝日:巧于斤斧者多疑其拙,窘于检...
城南唱和诗卷 - 第42页

第 42 页

其愚不可及也。知此始可与观先生书矣。真迹庄为难 予仅两见。一为遂安岸氏家,本一则本大方伯沈公所藏也,...
城南唱和诗卷 - 第43页

第 43 页

以千百之下流布人间如石刻。粲辞之类甚多而 子宝之逾至,至论真迹如此,若又可多得哉。癸丑八月朔后学豫章...
城南唱和诗卷 - 第44页

第 44 页

词翰儒者末事,今观吾紫阳先生诗笔皆精到,如此可以仰窥,其心之万一矣。事在是则心在是,凡事都
城南唱和诗卷 - 第45页

第 45 页

有到家,处事不到家,亦其心容有未到也,吾徒知所以用心与谬,自诳以为此未事不必留心者,可猛省矣。堇拜识...
城南唱和诗卷 - 第46页

第 46 页

命方下弘治甲寅五月二十六日也,后学南昌张元祯书。
城南唱和诗卷 - 第47页

第 47 页

晦菴先生尝因程子作字甚敬之,说铭诸座右又尝取古诗,依其声之平侧,而拟之则于字画诗句,岂若世人卤莽灭裂...
城南唱和诗卷 - 第48页

第 48 页

妍斗靡之意,故其形于歌咏,则古澹和平见于蕳扎,则萧散简远非流俗所敢望,而人之宝之盖又不专,在于言语文...
城南唱和诗卷 - 第49页

第 49 页

所和南轩张子城南诸诗意必先生游衡湘时所作,世传先生雅好山水,所至闻有名胜处,虽迂途数十里,必往游焉,...
城南唱和诗卷 - 第50页

第 50 页

诸集中具可考见恨予生晚不得操几杖执笔砚从先生历览名胜以快平生之愿,然谛观手泽恍如聆謦欬而亲仪矩亦何幸...
城南唱和诗卷 - 第51页

第 51 页

拜稽首书于卷末庶几托以传诸不朽云正德甲戌秋九月壬申后学铅山费宏寓予庄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