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孝经-卷八

作者:唐玄宗 朝代:唐 书体: 页数:32页 浏览:3 单字:48个
石台孝经-卷八 - 第1页

第 1 页

石台孝经
石台孝经-卷八 - 第3页

第 3 页

广至德章第十三
石台孝经-卷八 - 第4页

第 4 页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言教不必家到户至曰见而语
石台孝经-卷八 - 第5页

第 5 页

之,但行孝于内,其化自流于外。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石台孝经-卷八 - 第6页

第 6 页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举孝悌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子弟者,无不敬其父兄也。教以臣,
石台孝经-卷八 - 第7页

第 7 页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举臣道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臣者,无不敬其君也。《诗》云:恺悌
石台孝经-卷八 - 第8页

第 8 页

君子民之父母。恺乐也,悌易也,义取君以乐,易之道。化人则为天下苍生之父母也。非至德其孰能顺
石台孝经-卷八 - 第9页

第 9 页

民如此其大者乎。广扬名章第十四
石台孝经-卷八 - 第10页

第 10 页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以孝事君则忠。事兄悌,故
石台孝经-卷八 - 第11页

第 11 页

顺可移于长。以敬事长则顺。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君子所居,则化故可移于官也。是
石台孝经-卷八 - 第12页

第 12 页

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修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谏争章第十
石台孝经-卷八 - 第13页

第 13 页

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
石台孝经-卷八 - 第14页

第 14 页

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事父有隐无犯又敬不违,故疑而问之。子曰:“是
石台孝经-卷八 - 第15页

第 15 页

何言与,是何言与!有非而从,成父不义,理所不可,故再言之。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
石台孝经-卷八 - 第16页

第 16 页

虽无道,不失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
石台孝经-卷八 - 第17页

第 17 页

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降杀以两,尊卑之差。争谓谏也。言虽无道,为有争臣
石台孝经-卷八 - 第18页

第 18 页

则终不至失天下、亡家国也。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令,善也。益者三友。言受忠告,故不失其善名。父
石台孝经-卷八 - 第19页

第 19 页

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父失则谏,故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
石台孝经-卷八 - 第20页

第 20 页

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不争则非忠孝。故当不义
石台孝经-卷八 - 第21页

第 21 页

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应感章第十六
石台孝经-卷八 - 第22页

第 22 页

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
石台孝经-卷八 - 第23页

第 23 页

孝,故事地察;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敬事宗庙,则事天地能明察也。长幼顺,故上下治。君能尊诸父,先诸...
石台孝经-卷八 - 第24页

第 24 页

则长幼之道顺,君人之化理。天地明察,神明彰矣。事天地能明察,则神感至诚而降福佑,故曰彰也。故虽天子
石台孝经-卷八 - 第25页

第 25 页

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父谓诸父,兄谓诸兄,皆祖考之胤也。礼:君
石台孝经-卷八 - 第26页

第 26 页

宴族人,与父兄齿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言能敬事宗庙,则不敢忘其亲也。修身慎行,恐辱
石台孝经-卷八 - 第27页

第 27 页

先也。天子虽无上于天下,犹休持(其身,谨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毁盛业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著矣...
石台孝经-卷八 - 第28页

第 28 页

于克诚,故曰著也。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能敬宗庙,顺长幼,以
石台孝经-卷八 - 第29页

第 29 页

极孝悌之心,则至性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故曰“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石台孝经-卷八 - 第30页

第 30 页

义取德教流行,莫不服义从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