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寺碑

作者: 朝代: 书体: 页数:59页 浏览:1396 单字:48个
麓山寺碑 - 第1页

第 1 页

夫天之道也東仁而首西義而成故清泰所居指扵成事者已
麓山寺碑 - 第2页

第 2 页

地之德也,川浮而動,岳鎮而安,故耆闍,(取)扵安㝎者已。兹寺大
麓山寺碑 - 第3页

第 3 页

枑,厥旨玄同,是以逥向度門,缠于郭右,仰止浄域,列乎巖巅。寶
麓山寺碑 - 第4页

第 4 页

堂岌嶪扵太虗,道樹森捎扵曾渚。無風而林壑肃穆,(不)相事
麓山寺碑 - 第5页

第 5 页

澄眀。化城未真,梵天猶俗。名稱殆绝,地位嘗者,不其盛歟,麓
麓山寺碑 - 第6页

第 6 页

山寺者,晉太始四年之所立也。有若法崇禪師者,振錫江左,除
麓山寺碑 - 第7页

第 7 页

结,炎漢太宗長沙清廟,棟宇接近,雲霧晦?,(赤)豹文狸,
麓山寺碑 - 第8页

第 8 页

女蘿薜帶。山祗見扵法眼,竇后依扵佛光,至請舊居,特為新寺。
麓山寺碑 - 第9页

第 9 页

禪師洎翌日,?聚谋介衆表之。眀詔行矣。水臬有制,丘墟?平。
麓山寺碑 - 第10页

第 10 页

太康二(載),有(若)法導禪師,莫知何許人也。默受智印,深入證源。
麓山寺碑 - 第11页

第 11 页

不壊外缘,而見心夲。無作真性,而注福河。大起前功,重啓靈應。
麓山寺碑 - 第12页

第 12 页

神僧銀色化身丈馀,指㝎全摸,摽建方面。法物增俻,擅供益崇。
麓山寺碑 - 第13页

第 13 页

廣以凌雲之臺,䟽以布金之地。有若法愍禪師者,江夏人也。空
麓山寺碑 - 第14页

第 14 页

慧雙銓,?用同轡。慈目相視,浄心相續。综覈萬法,安住一帰。注
麓山寺碑 - 第15页

第 15 页

大道?,宄上乗理。永讬兹嶺,克终厥生。逮宋元徽中,尚書令湘
麓山寺碑 - 第16页

第 16 页

州刾史王公諱僧虔,右軍之孫也。信尚敬田,作為塔廟。追存寶
麓山寺碑 - 第17页

第 17 页

相,加名寶山,?乎弓冶筆精,陶甄意匠。留書蔵石,缄妙俟時。候
麓山寺碑 - 第18页

第 18 页

法宇之傾仾,期珎價以興葺。遠虑将久,遺事未彰。梁天监三年,
麓山寺碑 - 第19页

第 19 页

刾史夏侯公諱祥。了義重玄,别搆正殿。绍㤗二年,刾史王公諱
麓山寺碑 - 第20页

第 20 页

琳、律師法賢,或在家出家,或闻(见)眼見,建涅槃像,開甘露門。長
麓山寺碑 - 第21页

第 21 页

沙内史蕭沆,振起法皷,?演梵言。继揵搥扵㬌鍾,纳貝葉扵曾
麓山寺碑 - 第22页

第 22 页

阁。陳司空吴眀徹,随侍中鎮南晋,安王、樂陽王,並佛性森然,國
麓山寺碑 - 第23页

第 23 页

楨秀者。壮逥廊以雲搆,蔚懸居以天覆。開皇九年,天台大禪師
麓山寺碑 - 第24页

第 24 页

守護法,清悲海,嚴幢摽聳,智火融眀。襲如来堂,㘴法華㝎。
麓山寺碑 - 第25页

第 25 页

四行樂而不取,三賢登而更遷。有若曇捷法師者,伐林及樹,染
麓山寺碑 - 第26页

第 26 页

法與衣。不墜一滴之油,有大根之雨。揔管大将軍齊郡公㩲,
麓山寺碑 - 第27页

第 27 页

公諱武。福德㽵嚴,喜慧方便。䟽冩四部,鎮重百城。有若智谦法
麓山寺碑 - 第28页

第 28 页

師者,願廣扵天,心细扵氣。誦習山頂,創立花臺。有若摩诃衍禪
麓山寺碑 - 第29页

第 29 页

師者,五力圎常,四無清。以因因而入果果,以㓕㓕而會如如。
麓山寺碑 - 第30页

第 30 页

有若首楞法師者,文史早通,道释後得。遠涉吴會,幽尋天台。法
麓山寺碑 - 第31页

第 31 页

界圖扵剡中,真訣論扵湘上。具宄竟戒,敷解说筵。一法開無量
麓山寺碑 - 第32页

第 32 页

之門,一音警無邊之衆。方䓁以復悔,雙林有以追遠。並建場
麓山寺碑 - 第33页

第 33 页

所,乐為住持。惟,禪師者,迹其武,憑其髙,超乎雲門,绝彼塵
麓山寺碑 - 第34页

第 34 页

纲。深以為性有習,道有(因),止扵心,反扵照,習也者。㘴乎樹,居乎
麓山寺碑 - 第35页

第 35 页

山,因也者。固,習而無因,則不住;囙而無習,則不證。是漚和正覺,
麓山寺碑 - 第36页

第 36 页

阿若?搜。想息而精進,甲堅,受除而煩恼㱿散。百川到海,同味
麓山寺碑 - 第37页

第 37 页

扵醎;千葉在蓮,比色扵浄。起㝎不離扵平䓁,?慧但及扵慈悲。
麓山寺碑 - 第38页

第 38 页

故能門順其風,觀者探其道。牧伯萃止,皇華洊臻。啓焚香之上
麓山寺碑 - 第39页

第 39 页

缘,託成佛之嘉願。上座惠杲主,惠亶都维那興哲䓁,皆静虑
麓山寺碑 - 第40页

第 40 页

演成,妙輪轉次。囙差别而法,随品?而得根。去二見而入流,
麓山寺碑 - 第41页

第 41 页

率一心而辦事。咸以形勝之會如彼,脩行之迹如此。而豊碑未
麓山寺碑 - 第42页

第 42 页

勒,盛業不書,安可默而已哉?将何以?揮頌聲,披揚宿志者也?
麓山寺碑 - 第43页

第 43 页

司馬西河竇公,名彦澄,碩德髙闈,绍賢遠識,噐守岳?,捡操氷
麓山寺碑 - 第44页

第 44 页

清。属以師(长)阕(官),(摄)行随手。以家,而形扵孝友;(以)己,而廣扵诗
麓山寺碑 - 第45页

第 45 页

書。以重,而雅俗自興;以眀,而至道(丕)若。且猶帰心(净)土,佛
麓山寺碑 - 第46页

第 46 页

乗。摧憍?之外幢,興開示之真(语)。(建)谋羣吏,乃命下寮。?蚊山
麓山寺碑 - 第47页

第 47 页

之易疲,歎龍宫之難纪。其词曰:(天)地有象,(圣)賢建(极)。宴㘴中巖,
麓山寺碑 - 第48页

第 48 页

成道西域。後代襲武,前良作則。安(乐)是(依),靈鷲是式。一想?契,
麓山寺碑 - 第49页

第 49 页

三帰願塞。其一。金方置(庙,衡)麓開塲。龍象擁(锡),人天護香。鬼神賜
麓山寺碑 - 第50页

第 50 页

土,?化度堂。重鎮牧伯,上㳺侯王。光昭法侣,大啓禪房。(其二)
麓山寺碑 - 第51页

第 51 页

幽(谷左)豁,崇山右峙。瞰郭萬家,帶江千里。玉水布飛,石林雲起。
麓山寺碑 - 第52页

第 52 页

雷激庭際,月窺窓裏。花臺(随)足,天樂盈耳。其三。人与地靈,心将法
麓山寺碑 - 第53页

第 53 页

㓕。既往在此,比眀齊哲。佛日環(照),(牛)車结辙。連率順風,駟驪欽
麓山寺碑 - 第54页

第 54 页

烈。访道追勝,形馳目绝。其(四)。碑板莫建,䡄物未?。和合是請,佐貳
麓山寺碑 - 第55页

第 55 页

是膺。政敷大郡。信?廣乗。願言有述,以访無能。惟石可久,與山
麓山寺碑 - 第56页

第 56 页

不崩。其五。前陳州刾吏李邕文并書。大唐開元十八
麓山寺碑 - 第57页

第 57 页

年,歳(次)庚午,九月壬子朔,十一日壬戍建。江夏黄仙鶴刻。
麓山寺碑 - 第58页

第 58 页

且上计于亰,不偶兹會。賛(曰):英英披霧,其德允爍。卓立㑺才,
麓山寺碑 - 第59页

第 59 页

標舉眀略。雄辯(纵)撗,神情照灼。備闻政理,深悟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