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字普觉国师帖

作者:王羲之 朝代: 书体:草书 页数:130页 浏览:9 单字:48个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页

第 1 页

普覺國師碑銘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2页

第 2 页

高麗國華山曺溪宗寺,迦智山,普覺國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3页

第 3 页

尊碑銘并序。宣授朝列太夫,授翰林直學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4页

第 4 页

士,正獻太夫,密直司,左承旨,國學,太司成,文翰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5页

第 5 页

侍講學士,充史舘,修撰官,知制诰,知版圖司事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6页

第 6 页

世子右諭善太夫,賜紫金鱼袋,臣閔漬,奉勑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7页

第 7 页

(撰),夫清鏡(浊)金,元非二物,渾波湛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8页

第 8 页

水,同出一源,其夲同而末異者,在乎磨与不磨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9页

第 9 页

動與不動耳,诸佛衆生,性亦如是,但以迷悟為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0页

第 10 页

别,孰云愚智有種,以至愚望大覺,勢绝霄,壤及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1页

第 11 页

乎一廽機,便同本覺,自迦葉微笑,達磨西来,燈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2页

第 12 页

相續,直至于今者,皆以此也,傳其心,得其髄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3页

第 13 页

廽慧日扵虞,曜神光扵桒域者,惟我國尊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4页

第 14 页

國尊諱見明,字晦然,後易名,俗姓今氏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5页

第 15 页

慶州章山郡人也,考諱彦弼,不仕,以師故贈左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6页

第 16 页

㒒射,妣李氏,封樂浪郡夫人,初母夢日輪入屋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7页

第 17 页

光射于腹者,凡三夜,因而有娠,泰和丙寅六月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8页

第 18 页

?酉诞焉,生而俊邁,儀表端嚴,豊準方口,牛行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9页

第 19 页

虎視,小有出塵志,年甫九嵗,往依海陽無量寺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20页

第 20 页

始就學,而聡警绝倫,有時危坐?夕,人異之,興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21页

第 21 页

定己夘,就陳田長老大雄,剃度受具,扵是逰歴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22页

第 22 页

禪肆,聲價藉甚,時輩推為九山四選之首,丁亥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23页

第 23 页

冬,赴選佛塲,登上科,厥後寄錫于包山寶幢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24页

第 24 页

庵,心存禪觀。丙申秋有兵亂,師欲避地,因(念)文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25页

第 25 页

殊五字呪,以期感應,忽扵壁閒,文殊現身,曰:無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26页

第 26 页

住北。眀年復,复(居)是山妙門庵,(庵)之北有蘭若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27页

第 27 页

曰(无)住,師乃悟前記。住是庵時,常以,生界不减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28页

第 28 页

佛界不增。之语㕘究之忽。一日,豁然有悟,謂人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29页

第 29 页

曰︰吾今日乃知三界如幻夢,見太地無纖豪礙。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30页

第 30 页

是年,批授三重大師;丙午,加禪師。己酉,鄭相國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31页

第 31 页

晏捨南海私苐為社,曰定林,请師主(之)。己未,加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32页

第 32 页

太禪師。中統辛酉,承詔赴亰,住禪月社開堂,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33页

第 33 页

遥嗣牧牛和尚。至元年秋累请南還,寓吾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34页

第 34 页

鱼社。未幾,仁弘社主萬恢讓師主席,學侣雲臻。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35页

第 35 页

戊辰夏有朝旨,集禪教名德一百貟,设大蔵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36页

第 36 页

落成會扵雲海寺,请師主盟,晝讀金文,夜谈宗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37页

第 37 页

(趣,诸)家所(疑),師皆剖釋如流,精義入神,故無不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38页

第 38 页

敬服。師住仁弘十一年,是社創搆既遠,殿宇皆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39页

第 39 页

頽圮,又且湫隘,師並重新恢廓之,仍奏于朝,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40页

第 40 页

改號仁興,宸書題額以賜之。又扵包山東麓,重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41页

第 41 页

葺涌泉寺,為佛日社。上即祚四年丁丑,詔住雲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42页

第 42 页

门寺,大闡玄凨。上日深傾注,以诗寄云:密傳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43页

第 43 页

何必更摳衣,金地遥抬亦是竒,欲乞璉公邀阙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44页

第 44 页

下,師何長戀白雲枝。辛己(通“巳”)夏,因東征駕幸東都,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45页

第 45 页

詔師赴行在,及至,䟽請陞座,倍生崇敬,囙取師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46页

第 46 页

佛日结社文題押入社。明年秋,遣近侍将作尹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47页

第 47 页

金頵,賫詔迎至阙下,请扵大殿说禪,喜溢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48页

第 48 页

龍顔,勑有司舘于廣明寺。入院日夜半,有人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49页

第 49 页

立(方丈)外,曰︰善来者三,視之無有也。冬(十二)月,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50页

第 50 页

乘輿親访,咨问法要。明年春,上謂羣臣曰︰我先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51页

第 51 页

王皆得釋门德大者為王師,德又大者為國師,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52页

第 52 页

在否德獨無可乎?今雲門和尚,道尊德盛,人所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53页

第 53 页

共仰,豈宜?人獨蒙慈澤,當与一國共之。扵是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54页

第 54 页

遣右承旨㢘承益奉綸(旨),请行阖國尊師之禮。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55页

第 55 页

師上表固讓,上復遣使,牢请至三,仍命上将軍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56页

第 56 页

羅裕等?為國尊,號:圎径冲照。?訖,四月辛夘,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57页

第 57 页

迎入大内,躬率百僚行摳衣禮。改國師為國尊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58页

第 58 页

者,為避大朝國師之號也。師素不樂亰輦,又以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59页

第 59 页

母老乞還舊山,辞意甚切,上重違其志而允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60页

第 60 页

之,命近侍佐郎黄守命護行下山寧親,朝野嘆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61页

第 61 页

其希有。眀年母卒,年九十六;是年,朝?以麟角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62页

第 62 页

寺為下安之地,勑近侍金龍釰修葺之。又纳圡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63页

第 63 页

田百餘頃以賁常住。師入麟角,再闢九山门都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64页

第 64 页

會,藂林之盛,近古未曾有也。越己丑六月示疾,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65页

第 65 页

至七月七日,手冩上太内書,又命侍者作書,寄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66页

第 66 页

相國㢘公,告以長往;囙與诸禪老,问答移晷,是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67页

第 67 页

夜,有長星大尺圍隕于方丈。後翌日乙酉,晨起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68页

第 68 页

興浴而坐,謂衆曰︰今日,吾當行矣,不是重日耶?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69页

第 69 页

云︰不是。曰︰然則可矣。令僧撾法鼓,師至善法堂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70页

第 70 页

前,踞禪床封印寶,命掌選别监金成固重封畢,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71页

第 71 页

谓曰︰適值天使来見老僧末後事。有僧出問︰釋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72页

第 72 页

尊示滅扵鶴林,和尚歸真扵麟嶺,未審相去多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73页

第 73 页

少?師拈拄扙卓一下云︰相去多少?進云︰伊麽則,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74页

第 74 页

今古應無墜,分明在目前。師又卓一下云︰分眀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75页

第 75 页

在目前。進云︰三角麒麟入海中,(空余)片月波心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76页

第 76 页

出。師云︰他日歸来。且与上人重弄一場。又有(僧)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77页

第 77 页

问︰和尚百年後,所須何物?師云︰只這箇。進云︰重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78页

第 78 页

与君王造箇無塔㨾,又且何妨?師云︰甚麽䖏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79页

第 79 页

去来?進云︰也須問過。師云︰知是般事便休。又有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80页

第 80 页

僧问︰和尚在世如無世,視身如無身,何妨住世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81页

第 81 页

轉大法輪?師云︰随䖏作佛事。问答罷,師云︰诸禪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82页

第 82 页

德,日報之,痛痒底,不痛痒底,模糊未辨。乃拈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83页

第 83 页

拄扙卓一下云︰這箇是痛底。又卓一下云︰這箇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84页

第 84 页

是不痛底。又卓一下云︰這箇是痛底,是不痛底,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85页

第 85 页

试辨看。便下座,歸方丈,又坐小禪床,言笑自若,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86页

第 86 页

俄頃,手结金㓻印,泊然示㓕。有五色光起方丈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87页

第 87 页

後,直如幢,其端煜如炎火,上有白雲如盖,指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88页

第 88 页

天而去。時秋暑方熾,頑貇鲜白,支體瑩澤,屈伸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89页

第 89 页

如生,遠近觀者如堵。丁亥闍维,拾靈骨,置于(禅)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90页

第 90 页

室中,門人賫遺状印寶乗傳以聞,上震悼,遣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91页

第 91 页

判觀候署(事)令倜展餙终之禮,又命按㢘使監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92页

第 92 页

護喪事,仍降制謚曰:普覺,塔曰:静照。十月?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93页

第 93 页

酉,塔于寺之東崗。享年八十四,臘七十一。師為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94页

第 94 页

人言無戲謔,性無缘餙,以真情遇物,䖏衆若獨,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95页

第 95 页

居尊若卑。扵學不由師訓,自然通曉,既入道稳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96页

第 96 页

實而縱之以無礙辩,至古人之機缘语句,盤根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97页

第 97 页

錯莭,渴施波険䖏,扶剔䟽鑒,恢焉㳺刃。有餘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98页

第 98 页

又扵,禪悦之餘,再阅蔵经,窮究诸家章䟽,旁涉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99页

第 99 页

儒書,兼貫百家。而随方利物,妙用縱横。凡五十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00页

第 100 页

年间,為法道稱首,随所住䖏,皆争㬌慕。唯以未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01页

第 101 页

㕘堂下為耻,雖魁傑自負者,但受遺芳馀潤,則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02页

第 102 页

莫不心醉而自失焉。養母纯孝,慕睦州陳尊宿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03页

第 103 页

之凨,自號睦庵。年及耄期,聡眀不小衰,教人不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04页

第 104 页

倦,非至德真慈,孰能如是乎。初龍釰之来也,马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05页

第 105 页

山驛吏夢人曰︰眀日當有天使修曇無竭菩薩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06页

第 106 页

住䖏行過此。眀日果至,以師之行已利人觀之,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07页

第 107 页

是夢豈虚也㦲。其餘異跡竒夢頗多,?涉语恠,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08页

第 108 页

故略之。師之所著,有《語録》二卷、偈頌雜著三卷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09页

第 109 页

其所编修,有重编《曺洞五位》二卷、《祖派?》二卷、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10页

第 110 页

《大蔵須知録》三卷、《诸乗法數》七卷、《祖?事菀》三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11页

第 111 页

十卷、《禪门拈頌事菀》三十卷等百餘卷,行于世。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12页

第 112 页

门人、雲门寺住持、大禪師,清(玢)状師之行聞于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13页

第 113 页

上,令臣撰辞。臣學識荒淺,不足以光揚至德。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14页

第 114 页

故,(过延数)年。(请)既不已,命亦難忤。谨為之序,而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15页

第 115 页

銘之曰:勝幡西振,舌覆大千。唯是法印,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16页

第 116 页

密付單傳。竺乹列宿,中夏五葉。世隔人同,光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17页

第 117 页

相接。曺溪一派,東浸扶桒。孕生智日,我師克昌。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18页

第 118 页

去聖逾遠,世道交喪。不有至人,羣生安仰。惟師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19页

第 119 页

之出,夲為利他。學窮内外,機應万差。曉了(诸)家,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20页

第 120 页

搜玄索妙。剖(释众)疑,如鏡斯照。禪林(虎)嘯,教诲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21页

第 121 页

龍吟。颷起雲合,學侣駸。?陥拯淪,玄功盖代。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22页

第 122 页

五十年閒,被人推戴。上将请益,思共元。?為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23页

第 123 页

國尊,中又尊。寶蔵當街,慈航當渡。窮子始歸。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24页

第 124 页

迷津争赴,長星忽堕,法棟已摧。去来由己,其去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25页

第 125 页

何催?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绝跡離名,然后可久。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26页

第 126 页

上命既迫,臣無以辞。把龜毛筆,書?字碑。劫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27页

第 127 页

火(洞)燒,山河皆燼。此碑獨存,斯文(不)磷。元貞元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28页

第 128 页

年,乙未,八月日(门)人、沙門,竹虚奉勅,集晉右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29页

第 129 页

将軍,王羲(之书)。門人、内願堂(兼)住持、通奥真静
集字普觉国师帖 - 第130页

第 130 页

太禪師清玢立石。